荆芥叶黄绿色,茎方形微带紫色,横切面黄白色,穗子稍黑紫黄绿色。味平,性温,无毒,清香气浓。那么,荆芥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哪些呢?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!
荆芥有哪些功效与作用
荆芥属于唇形科植物。它的果实呈棕黑色。有芳香气味,性凉。荆芥生用具有解表去风的功效,如果炒炭,可止血。另外,它还可以搭配多种药材使用。想制风寒感冒,可以一起与防风和羌活用药,也可与金银花或者连翘同用。如果想治风热头痛,可以和生石膏一起用。
对于荆芥的功效与作用,大多数人不是特别了解。其实咽喉肿痛的病人应当试一下这个中药材,与桔梗、牛蒡子以及生甘草同配,症状会明显减轻。此外,它还可以治便血和鼻衄。
用于制作槐花荆芥饮、槐菊茶、大黄槐花蜜饮、马齿苋槐花粥、地榆槐花蜜饮、两地槐花粥和槐花清蒸鱼。在农村,槐花可入药,有去毒之效,还可包制成槐花饭,不仅如此,还可以包成槐花包子。
荆芥与紫苏均能发汗解表,但紫苏散寒力强,偏入气分,又能理气宽中;而荆芥祛风力胜,偏入血分,炒炭又能止血。故在理气方中常用紫苏,而在理血剂当中多用荆芥。
荆芥主治解表散风,透疹,消疮,止血。用于感冒,麻疹透发不畅,便血、崩漏、鼻衄。发表,祛风,理血;炒炭止血。治感冒发热,头痛,咽喉肿痛,中风口噤,吐血,衄血,便血;崩漏,产后血晕;痈肿,疮疥,瘰疬。荆芥穗效用相同,惟发散之力较强。
解表散风,透疹。用于感冒,头痛,麻疹,风疹,疮疡初起。炒炭治便血,崩漏,产后血晕。
1.外感表证。本品辛散气香,长于发表散风,且微温不烈,药性缓和,为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为平和。对于外感表证,无论风寒、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,均可广泛使用。
2.麻疹不透、风疹瘙痒。
3.疮疡初起兼有表证。
4.吐血、衄血、便血、崩漏等多种出血证。
荆芥的食用方法
荆芥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;止血宜炒用。荆芥穗更长于祛风。注意:荆芥宜晴天加工,必须抢水洗净,不宜久润,随切随晒,当天晒干,不用火烘烤,否则香味走失,影响药效。
1,荆芥可作调料,汤羹中放几片荆芥叶子可增加汤的香气,炖动物性原料时放荆芥可起到去腥的效果。
2,荆芥生食常见的有荆芥拌黄瓜、辣椒丝拌荆芥、凉拌荆芥等。
3,烙成煎饼(也叫荆芥托儿),作主食配粥或者汤羹也很好;用荆芥做馅料包饺子、肉饼也常用。
4,荆芥祛风解表宜生用;止血宜炒炭用。
5,治疗感冒风寒,发热恶寒、无汗、头痛、身痛等症,常与防风相需为用。
6,荆芥可配辛凉解表药或清热解毒药治疗感冒风热、发热恶寒、目赤咽痛等症。
荆芥的吃法
荆芥粥
菜系:感冒食谱
荆芥粥的制作材料:
主料:粳米100克,荆芥穗100克
调料:盐2克
做法:
1、粳米淘洗干净,用冷水浸泡半小时,捞出,沥干水分。
2、将荆芥苗摘洗干净,细切。
3、取锅放入冷水、粳米,先用旺火煮开,然后改小火熬煮,至粥将成时,加入荆芥苗、盐,待两三沸,即可盛起食用。
荆芥的鉴别方法
理化鉴别
该品粉末黄棕色。宿萼表皮细胞垂周壁深波状弯曲。腺鳞头部8细胞,直径96~112μm;柄单细胞,棕黄色。小腺毛头部1~2细胞,柄单细胞。非腺毛1~6细胞,大多具壁疣。外果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,壁黏液化,胞腔含棕色物。内果皮石细胞淡棕色,垂周壁深波状弯曲,密具纹孔。纤维直径14~43μm,壁平直或微波状。
取该品粗粉0.8g,加石油醚(60~90℃)20ml ,密塞,时时振摇,放置过夜,滤过,滤液挥散至1ml 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荆芥对照药材0.8g,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试验,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 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,以正己烷-醋酸乙酯(17:3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5%香草醛的 5%硫酸乙醇溶液,在105℃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斑点。
化学成份
含挥发油1.8%,油中主成分为右旋薄荷酮、消旋簿荷酮、少量右旋柠檬烯。
宜: 祭祀、塑绘、开光、订盟、纳采
*声明: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,仅供参考,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,广大业主自行判断。
*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,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,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