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
首页>
本地资讯> 智能家电变偷窥狂是怎么回事?咋防“引狼入室”?
智能家电变偷窥狂是怎么回事?咋防“引狼入室”?
客厅照片外泄被挂网上,“谁动了我的监控?”在某知名品牌网络摄像头的论坛上,多位用户发出这样的疑问。他们都发现,安装在家中的网络摄像头,未经操作自行旋转移动视角。

一名网友发出求助帖称,“开启看家模式后,明明家里没人,打开一看居然摄像头自动转向了,本来对着大门口,结果对着厨房去了。”
“我位置调得好好的,不知道怎么就自己动了。”另一名网友怀疑摄像头被人入侵远程操作过,“这还让人怎么放心,监控秒变直播?”
家住海淀的张女士也遇到了类似疑惑。去年3月,她网购了一组某知名品牌的监控摄像头,安装在客厅、卧室、厨房等多个位置,以实时掌握两岁半儿子在家的信息。去年4月中旬,她浏览一家居网站时,无意间发现自家客厅的截图被挂在网页上。照片的角度是从客厅摄像头的位置拍摄,画质、颜色都和手机APP上的实时画面一样。
张女士联系该网站得知,该图片是从其他网站下载而来。尽管网站很快将照片删除,张女士仍感到后怕,她担心图片外泄与家里装的摄像头有关,因此将所有摄像头拆掉弃用。

张女士等网友的担心并非多疑。
据媒体报道,今年6月,杭州的胡女士发现她家的摄像头未经操作,自己在动。她登录手机客户端,发现只绑定了她一个用户的摄像头,竟有两个用户同时在线观看。
今年8月初,重庆的黄女士在使用家中摄像头时,也发现装在天花板上的摄像头自行转动。她用电脑后台查看,发现除了自己的账号,另外有陌生用户在观看此摄像头。
目前,我国的家用摄像头保有量为4000万至5000万个,一些安全性较差的摄像头成为被攻击的对象。
今年11月,媒体报道韩国某品牌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存在安全漏洞,黑客可以远程操控其在用户家中自由行动,窥探个人隐私。
咋防“引狼入室”?
正如有关业内人士提醒,用户要多长个心眼儿,尽量不让智能家居产品摄像头对准卧室、卫生间等容易暴露隐私的场所,这当然是必要的,但有道是“家贼难防”,倘若必须时时刻刻惦记着会不会被“偷窥”,势必影响消费体验,让智能技术带给我们的获得感打折。因而,作为提供产品、技术服务的商家、开发者,无疑须要做出更多担当,不仅要教会消费者的防范技能,而且要在预防和修补漏洞、阻止关键技术、密码“被破解”上提供更可靠保障,确保摄像头控制在“我们”自己手里。

有道是,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,反之亦然。智能技术是一柄双刃剑,开发、应用、普及新技术成果,就更有必要与善于“见招拆招”、钻空子利用高新技术作案的不法分子斗智斗勇。智能产品势必日益普及,安全消费、放心消费是商家应尽的义务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8条规定,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、财产安全的要求;第40条规定,消费者在购买、使用商品时,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,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;第48条规定,经营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,造成消费者损害的,应当承担侵权责任。这就要求智能技术及其产品的开发,把安全性提升到新高度,也要求有关方面从制度、法规层面进一步明确智能家居“偷窥”泄漏隐私的责任主体,倒逼有关各方更加重视安全性问题,尽职尽力做出应有的担当。
-
相关文章

您好,1个月内您的最佳装修吉日为
2018年4月26日
三月 十一
宜: 祭祀、塑绘、开光、订盟、纳采
若您当天无法开工,2018年5月14(三月廿九)
等其它更多日期也是您的装修吉日。
查看全部吉日 >>
*声明: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,仅供参考,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,广大业主自行判断。
*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,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,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。
主材费: ? 元
施工费: ? 元
设计费: ? 元
质检费: ? 元
我们的装修顾问将在24小时之内与您联系,为您推荐3家装修公司免费上门量房,请您保持通话畅通。